<li id="mmmmm"><tt id="mmmmm"></tt></li>
<li id="mmmmm"><tt id="mmmmm"></tt></li>
<li id="mmmmm"></li>
<tt id="mmmmm"><table id="mmmmm"></table></tt>
  • <li id="mmmmm"></li>
  • <li id="mmmmm"><tt id="mmmmm"></tt></li>
    <li id="mmmmm"><table id="mmmmm"></table></li>
    <li id="mmmmm"></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四川通江:化黨建源動力為發展生產力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21日 13: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四川通江縣馬鈴薯種源基地位于通江縣北部空山鄉,由縣農技站歷時3年建成,覆蓋龍池、中壩等8個村及周邊兩河口鄉、諾水河鎮部分村社,面積達2萬余畝,是全省主要的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之一,也是重慶等西部省份馬鈴薯種薯的重要供應基地。在馬鈴薯種源基地的建設過程中,縣農技站黨支部以產業為依托、以支部為龍頭、以黨員為骨干、以基地為基礎、以富民為目標,延伸組織鏈條,維護共同利益,催生發展活力,走出了一條產業鏈黨建工作新路子,促進了馬鈴薯種源基地的跨越發展。2013年,基地生產馬鈴薯原種2000噸、種薯3萬噸,產值達8000余萬元,基地農戶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同比分別增長38.2%、24.3%、27.6%、40.7%、18.9%。

    一、產生背景

    馬鈴薯是空山鄉傳統的優勢農作物,具有悠久的種植歷史,也是當地的特色產業,空山鄉也一直是川東北片區種薯供應基地。幾年前,隨著種植面積的擴大,馬鈴薯出現了滯銷現象,為解決種薯的銷售問題,以楊仕家為首的部分當地農民自發組織起來,成立了空山馬鈴薯專業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生產與市場的矛盾;但受信息、技術、資金等因素的影響,專業合作存在經營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帶動力不強等問題,管理也不夠規范,有時甚至把市場風險轉嫁給農民,損害了群眾利益。加之,馬鈴薯科研所與合作社在原種銷售價格,合作社與基地農戶在生產、銷售等環節的矛盾,致使基地發展受到了極大限制。為解決這一突出問題,縣農技站黨支部經過幾年的探索,深深意識到只有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策導向、凝心聚力、協調溝通等作用, 才能真正推動馬鈴薯種源基地跨越發展。

    二、做法及成效

    (一)組織覆蓋+崗位設置,建“聯合艦隊”,做基地跨越發展的引領者。為促進馬鈴薯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2012年7月,縣農技站黨支部牽頭,整合通江縣馬鈴薯科研所、空山馬鈴薯專業合作社、四川空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龍池、中壩等村黨建資源,成立了空山馬鈴薯專業合作社聯合黨支部,縣農技站黨支部書記、站長鄭光躍兼任聯合黨支部書記;根據《黨章》、《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等規定,建立了支委會工作制度、理事會重大問題決策向支部報告制度、黨支部理事會重大問題聯席會議制度等。在工作中,縣農技站黨支部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明確了聯合黨支部把握政策、監督引導、化解矛盾、協調服務的職責,把種源基地黨建工作與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壯大有機結合,實現了黨建工作與產業發展同步推進。同時,按照基地發展需要,結合聯合黨支部每名黨員的特長,在科研所設立了1個黨員示范崗,在原種繁育場設立了2個黨員示范棚,在龍池、中壩、五福等生產基地設立了5個黨員責任區,通過設崗定責,做到了要事黨員先議、大事黨員先知、難事黨員先行,使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發揮到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成為產業發展的骨干、聯系群眾的模范,為種源基地的跨越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二)雙向進入+聯培聯管,造“強大引擎”,做基地跨越發展的護航者。為有效實現黨組織在基地建設中的工作覆蓋和凝聚力覆蓋,縣農技站黨支部注重把懂管理、懂生產、業務強、技術好的基地黨員選入黨組織班子,鼓勵合作社黨員在聯合黨支部和理事會同時擔任職務,使黨支部參與合作社決策的能力得到保證,解決了科研所、合作社、農業公司和黨組織“兩張皮”的現象。目前,馬鈴薯科研所黨員朱炳權擔任了聯合黨支部副書記,龍池村黨支部書記朱學峰擔任了合作社監事會監事長,3名黨員被推選為合作社理事會、監事會的重要骨干,激發了黨員社員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同時,堅持對關鍵崗位、關鍵人員實行“聯培聯管”,即把基地技術尖子、生產骨干、管理行家等優秀人才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科研、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優秀人才,使能人政治進步有平臺、黨員帶富共富有舞臺。馬鈴薯科研所女職工張曉蓉,是馬鈴薯試管苗嫁接、原種培育方面的“土專家”,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經過黨支部的培養,現在已經成為一名預備黨員;五福村黨員黨光國過去一直習慣于廣種薄收,經聯合黨支部指定專人幫扶后,今年種植種薯60多畝,純利潤達4萬元以上,成為基地名副其實的種植大戶,帶動周邊村社種植30畝以上的大戶23戶。同時,縣農技站黨支部積極支持聯合黨支部購置了黨員電化教育設施,建立了遠程教育站點、黨員科普示范基地,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加大對基地黨員群眾的培訓力度,不僅為黨員提高技能和素質搭建了平臺,也增強了黨組織在基地群眾中的影響力和吸引力。

    (三)品牌打造+文化培育,鑄“發展之魂”,做基地跨越發展的推動者。幾年前,空山馬鈴薯專業合作社沒有自己的銷售渠道,只能依賴大小商販,產品也只能進入普通市場,產品品質再好也賣不到好價格,嚴重制約了馬鈴薯種源基地的進一步發展壯大。為解決這一突出問題,縣農技站黨支部把幫助科研所、合作社、農業公司培育馬鈴薯品牌作為助推基地跨越發展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建立了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機制,實行農產品生產記錄、質量認證和標識制度,指導基地嚴格實行標準化生產。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空山馬鈴薯先后通過了綠色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認證,獲得了“有機產品認證證書”和“地理標志保護品牌”,并注冊了“空山”商標,大大提高了空山馬鈴薯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種源基地的核心競爭力得到大幅提升。目前,“空山牌”馬鈴薯種薯暢銷川東北片區、陜西南部各縣市和西部部分省市區;生產的紫色馬鈴薯等有機產品,已打入成都家樂福超市,成為都市居民的高端消費食品。同時,縣農技站黨支部還積極指導聯合黨支部大力培育黨員群眾的共建意識,教育引導黨員群眾牢固樹立“榮辱與共、合作共贏”理念,主動參與基地的建設和發展,在基地形成了“困難一起擔、資源共同享、發展齊心推”的良好氛圍,不斷凝聚發展正能量,有效增強了黨員群眾對基地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為種源基地的發展壯大注入了強大動力。

    三、主要啟示

    (一)基層黨建必須創新思維。在空山馬鈴薯種源基地建設過程中,縣農技站黨支部在組織設置、管理模式、運行機制、方式方法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取得了一定進展。實踐證明,要提高新形勢下基層黨建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關鍵是要運用創造思維,探索創新思路,以創新求突破,推動形成更加符合基層實際、充滿生機活力的黨建新局面,才能使基層黨建工作適應新情況、新任務的要求。

    (二)基層黨建必須準確定位??h農技站黨支部確立的“參與而不干預、引導而不主導、協辦而不包辦”的黨建工作方針,對促進空山馬鈴薯種源基地跨越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實踐證明,基層黨組織必須準確界定功能和職責,減少行政傾向和行政色彩,才能更有利于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使黨員的先進性真正體現到促進發展、加快發展上。

    (三)基層黨建必須緊貼發展??h農技站黨支部建設空山馬鈴薯種源基地工作的開展,是黨建工作圍繞推動發展、服務工作大局的生動寫照,既適應了在新形勢下做好黨建工作的要求,又是對新興領域黨建工作規律的摸索與總結。實踐證明,基層黨建工作只有緊貼發展大局,在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標上同心同向、行動上同心同步,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兩張皮”的現象,不斷增強基層黨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日本道二区免费v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