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云南省委組織部推行隨機調研制度以來,大理州委組織部高度重視,認真落實省委組織部規定動作,充分借鑒各地先進經驗,創造性開展自選動作。經過近兩年的實踐,探索建立起一套“方案策劃—實地調研—分析研判—通報督改—成果運用”的隨機調研機制,取得明顯成效,受到省州領導認可、媒體關注和基層歡迎。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劉維佳同志2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加大宣傳力度,深入總結借鑒大理做法和經驗,及時在全省推廣,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云南日報》、《中國組織人事報》相繼刊發報道了大理州的隨機調研典型經驗做法。
【做法】
(一)牢牢把握“務實踐行”這個核心,把隨機調研常態化制度化。一是完善制度流程。把隨機調研日常管理服務工作由調研科統籌,研究制定《大理州組織系統改進調研聯系群眾轉變作風實施細則》、《中共大理州委組織部隨機調研制度(試行)》、《關于抓好隨機調研有關工作的通知》,制作《隨機調研手冊》、聯系方式、工作流程,用文件和制度規范統籌隨機調研工作。二是明確覆蓋要求。規定部機關每年調研要覆蓋12縣市、16個州屬黨工委、110個鄉鎮和20%的村(社區),確保實現每年覆蓋所有縣市、鄉鎮和州屬黨(工)委,五年覆蓋所有村(社區)。并拓展機關、企事業單位、非公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等領域的調研,調研不僅直接到鄉鎮和行政村(社區),更是延伸到農戶家中、田間地頭、廠礦車間。三是堅持領導帶隊。每季度組成9個調研組,由9名部領導帶隊,深入基層開展調研。鄭藝部長率先垂范,深入基層摸實情、解民困。僅去年以來,州委組織部機關累計調研110個鄉鎮、491個村(社區)、574個機關、企事業單位、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四是做到“先沉再浮”。隨機調研開展之初,為防止基層事先演練、事先清場,調研組悄悄下基層,又悄悄地回機關,不同程度存在“先入為主”、以偏概全的問題。對此,基層有意見、有壓力。針對問題,州委組織部及時調整工作方法,堅持先“沉”下去摸實情,再“浮”上來作印證,在點上調研后,主動向上級黨委或組織人事部門反饋,這種開誠布公的態度,不僅讓基層服氣,也打消了基層的顧慮。五是定期分析研判。建立每季度調研專題工作例會制度,由部領導主持會議,分析匯總隨機調研情況,研判工作、研究措施,針對隨機調研存在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下一季度開展工作需要注意的問題和重點需要加強的工作,研究基層反映問題的解決措施。六是實行季度通報。每季度對好的做法經驗通報表揚,對存在問題提出意見建議,對發現的突出問題通報批評,限時整改,不屬于職責范圍內的問題,及時向有關單位通報;對涉及州委、州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進行專題報告。七是推行掛牌督改。制定《隨機調研通報批評單位掛牌督辦整改銷號制度(試行)》,把通報批評單位列為掛牌督改單位,責成上級黨委或組織人事部門,以及掛牌督改單位對照“問題清單”逐項整改。
(二)牢牢把握“科學統籌”這個方法,形成隨機調研“一盤棋”。隨機調研開展以來,注重在協調上著力、在統籌上下功夫,堅持做到“五個統籌”。一是統籌調研主題。緊緊圍繞組織工作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和時間節點確定調研主題。在主題策劃方面,不搞“閉門造車”,而是采取領導點題、調研科擬題、業務科室議題“三堂會審”的方式,廣泛征求意見,細化調研子項目,盯住薄弱環節去調研,盯住重點問題去調研,通過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調研,拓展了調研的深度,提高了決策的質量。二是統籌調研路線。制作實地調研單位統計表和隨機調研覆蓋圖,逐一匯總梳理各調研組所調研單位,用“紅旗”在行政區劃地圖上標注已調研過的點,在實地調研單位統計表上用不同顏色區分調研點調研次數(“橙色”代表調研過4次、“藍色”代表調研過3次、“綠色”代表調研過2次),以“掛圖作戰”的方式,導航調研組多往“邊、偏、冷”和工作薄弱的地方調研,有效避免“扎堆調研”。三是統籌調研任務。堅持把隨機調研與專題調研、科室業務工作、掛牌督改單位回訪督查“打捆壓茬”,一并落實。結合隨機調研,完成了黨建工作專題調研、提高邊疆民族地區群眾工作能力問題研究等12個重點課題和專題調研工作。四是統籌調研人員。每季度統籌一次調研分組,由部領導帶隊,1-2個科室抽調人員隨同調研,到1-2個縣市和州屬黨(工委)調研。調研人員和調研區域一季度一輪換,防止出現在同一區域都是“老面孔”,避免“重復調研”。今年,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還把活動辦人員一并列入調研分組。五是統籌調研成果。為避免“淺調研”、“假調研”現象發生,要求各個調研組每季度調研都要撰寫有情況、有問題、有對策建議的調研報告。每個調研組成員撰寫不少于1篇的調研心得或調研手記,年底進行評選。同時,向基層征集隨機調研典型案例,匯編成冊,集中展示隨機調研成果。
(三)牢牢把握“成果運用”這個關鍵,把隨機調研作為反思工作、改進工作、推動工作的有力抓手。注重成果運用,用隨機調研抓部署落實、促工作提升。一是把隨機調研作為考核黨建工作責任制的重要依據。直接與縣市和黨(工)委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掛鉤”,規定:省委組織部通報表揚加20分,州委組織部通報表揚加10分;省委組織部通報批評扣20分,州委組織部通報批評扣10分,通過結果倒逼過程,強化抓黨建工作責任制的落實。二是把隨機調研作為研究問題、解困基層的有效手段。突出問題導向,認真梳理、聚焦組織工作的“軟和弱”,基層反映的“急和難”,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如:針對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提出縣市每年投入不少于100萬元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針對調研中反映基層黨建工作任務重、經費不足等問題。從2013年起,每個鄉鎮給予15萬元黨建工作經費;從2014年起,每年給予每個行政村的工作經費達到3萬元,每年給予每個村(居)民小組工作經費不少于1000元;針對基層黨組織書記工作任務重、待遇不高等問題,提出對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不低于1800元,正職每人每月不低于1700元,副職每人每月不低于1650元;對社區專職工作人員的基礎補貼標準在原有基礎上再提高300元;對村(居)民小組黨組織負責人和村(居)民小組長給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工作補貼;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每月不少于100元的工作津貼。針對調研中基層反映村民小組黨支部辦公無地點、活動無場所等問題,及時出臺規劃意見,對每個新建活動場所,由州縣兩級給予不低于3萬元補助,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全州村民小組黨支部活動場所全覆蓋。彌渡縣牛街鄉大橋村黨總支書記羅開勝深有感觸地說:“近年來,組織部門實打實為基層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真不少”。三是把隨機調研成作為教育實踐活動征求意見的有效方法。廣大組工干部輕車簡從下基層、進農家、聽真話、查實情,開展住村實踐,推心置腹了解群眾堵心的“憂”、真心實意聽取群眾的“怨”,深入查找“四風”方面的問題,針對基層反映會議多、材料多、展板多、考核多“四多”等問題,提出了精簡會議活動,提高會議實效,改會風、開短會、講短話,可開不可開的會議堅決不開。精簡文件材料,切實改進文風,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一律不發,可報不可報的材料一律不報、可制不可制的展板一律不制。切實減輕基層負擔,確實需要考核的工作年底一并進行考核。四是把隨機調研作為督促基層抓落實的有力抓手。緊緊盯住落實沒有?怎樣落實?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把握時間節點,精心策劃調研主題,抓督查促落實。對落實不到位的,“點對點”反饋,并現場進行指導;對不落實的,予以通報批評,掛牌督辦,責成上級黨委或組織人事部門跟蹤督辦,形成工作推動上下“一盤棋”。如:針對部分新農村指導員不在崗、履職不到位的情況,研究制定“三亮一評”制度,并改變一味加壓基層的做法,構建起州委組織部、州委新農辦、派出單位、所駐單位“四重管理”的機制,讓一些長期“潛水”的新農村指導員“躲不了”、“藏不住”。五是把隨機調研作為日??疾炝私飧刹康挠行侄?。在隨機調研中,部領導采取主動約談、上門訪談、個別交流、集體懇談等多種方式開展談話活動,了解各級班子和領導干部履職情況,掌握干部的思想動態。部務會每季度定期對州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分析研判,了解掌握班子運行情況和干部德才表現。同時,注重在“鄉語口碑” 和“街談巷議”中聽取基層干部群眾對考察對象的反映。六是把隨機調研作為學習基層提升工作的好方法。堅持帶著學習的態度下基層,帶著發現的眼光下基層,了解基層創造的經驗和先進典型。在隨機調研中,總結推出了鶴慶“黨員中心戶長制”、云龍“干群心連心”等先進經驗;發現了33年堅守麻風病療養院的好醫生李桂科、“大難當前先救民”的村支書杜良等一批先進典型,編印《感動大理》學習讀本,為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提供可學的典型。
【成效】
——轉變了作風。不打招呼、不搞陪同、不定路線、隨機選點、直插基層、食宿自理的隨機調研,讓組工干部主動放下“身架”挖深井、找活水,有效解決了“淺調研”、“假調研”、“被調研”的問題。賓川縣拉烏鄉碧雞村黨總支書記陳仕文說:“以前,領導干部調研,都是提前通知基層單位,安排調研點,‘演戲’成分太重。隨機調研推行以來,我們明顯感到,‘作秀’的成分不在了”。
——摸到了實情?!跋瘸料氯?、再浮上來,先了解情況、再交換意見”的調研辦法,讓組工干部聽到沒有過濾過的聲音,看到沒有包裝過的工作,掌握到原汁原味的素材,提高了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推動了落實。通過通報批評、掛牌督改、回訪督查,改變了過去落實工作靠打電話、發文件的方式,有效解決了“腸梗阻”的問題,推動了組織工作各項任務的落實。
——增進了感情。通過深入基層一線和田間地頭第一現場,與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開展民情懇談等形式,讓組工干部在與群眾同坐一條板凳、同圍一桌吃飯、同耕一塊田地中體驗到了民情,學會了換位思考,拉近了距離。
——推廣了經驗。2013年10月,大理州委專門下發《關于在各級領導干部中強化隨機調研進一步轉變干部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通知》,對強化隨機調研提出8項要求,州級領導率先垂范、帶頭實踐。目前,隨機調研制度已在各級領導干部中廣泛推行。
【探討】
啟示一:做好面上統籌,隨機調研成為反思工作修正決策的好辦法。隨機調研的目的不是指責基層、批評基層,而是為了摸準實情、反思工作、修正決策、督促落實。必須避免“隨意”、“扎堆”及“盲目”調研等現象,做好面上統籌,才能真正掌握實情,了解情況,反思工作,改進提高,把隨機調研推向實處。實踐證明,隨機調研能夠最真實的反映工作進展和了解掌握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有效促進工作落地實施,避免“浮在半空”和“虎頭蛇尾”,只有加強統籌,注重上下協調開展、左右配合銜接,才能建立起一套有序、高效、科學的隨機調研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讓組工干部在隨機調研過程中當好“千里眼”、“順風耳”,把基層情況摸清、摸實,正確處理好隨機調研與業務工作的關系,在“兩手抓”中提高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
啟示二:形成工作常態,隨機調研成為解困基層推促落實的本領?!爸腔蹃碜悦耖g”,只有深入基層,虛心向基層學習好經驗好做法,才能尋找到解決問題的“良方” ,掌握運用隨機調研是組工干部干好工作的一種本領,也是做好工作的一項基本功。在思想認識上切實轉變“模式化”、“形式化”調研思路,掌握隨機調研方法,用隨機調研改進、總結、完善、提高各項工作落實,將其作為一種工作習慣融入日常工作中,體現在崗位要求上,貫穿于組織工作的各個方面,切實將隨機調研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機制,把基層困難、需求摸準摸實,始終把工作重心放在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上,持之以恒地抓好落實。
啟示三: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隨機調研成為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重要載體。把隨機調研作為對癥下藥、補齊短板作為強化隨機調研成果運用的重要舉措,聚焦組織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研究對策,完善制度,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扎扎實實抓好隨機調研制度的執行,自覺主動地加入到隨機調研的隊列中來。把隨機調研作為問計于民問需于民的重要抓手,切實解決進基層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密切干群關系,讓隨機調研的“腳步”更加務實,更加深入,通過隨機調研更好地體驗民情、摸準實情、評估工作、推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