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德令哈訊 (通訊員 西組軒)針對組織覆蓋不全面、服務響應不及時、群眾參與不充分等問題,今年以來,青海海西州扎實推進“把支部建進小區”,促進黨組織“神經末梢”和城市治理的“基礎單元”深度融合,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根據商品房小區、老舊小區、安置房小區等不同類型,加強“一小區一支部一陣地”建設,全州建立小區黨支部49個、設置黨小組53個。聚焦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五優五提”工程,建強社區工作者、專(兼)職網格員、黨小組長、樓棟長、單元中心戶五支隊伍,選拔220名優秀黨員擔任專兼職委員,選配黨員樓棟長290名。按照全域覆蓋、便民利民、實用高效原則,打造“大門常開、服務常在、活動常新、群眾常來”的小區黨群服務站7個,常態化開展“三會一課”、居民議事、矛盾調解、便民服務等活動。
完善黨建聯建機制,推動市縣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駐地單位、社會組織等與40個小區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今年以來為小區辦理各類民生實事150余件。構建由城管、住建、公安、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消防救援等多部門參與的“聯合執法進小區”機制,設立工作站點8個,開展聯合執法檢查行動215次,協調解決房產證辦證難、老舊小區電梯加裝等問題58個。實施機關在職黨員“先鋒行動”進小區,推動4039名機關在職黨員到居住地小區亮身份、領崗位、辦實事。探索流動黨員“到支部報到、進小區服務”制度,引導40余名流動黨員投身小區治理。
構建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公司“三位一體”協同聯動機制,協商解決小區物業管理等矛盾問題。定期梳理小區需求、資源、服務“三張清單”,搭建民情懇談會、書記居民“面對面”等議事平臺,由小區黨支部牽頭開展協商議事34次,解決問題72個。推行“積分制”管理,將議事協商、政策宣傳、糾紛化解等10類小區常見事項細化為積分項目,建立居民積分檔案。推行“基層吹哨、部門報到”,分批制定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建立權責清單動態調整機制,切實構建事權清晰、責能相適、履職順暢、保障有力的鄉鎮(街道)權責體系,為基層治理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