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山東省日照市林海小區“先鋒議事會”上,小區黨支部牽頭業委會、物業企業、共建單位代表圍坐一起,協商解決困擾居民已久的電動車充電棚建設問題?!白詮男^有了黨支部,大事小情都有人管、有人辦,還增加了不少便民服務項目,居民住得舒心、心也更齊了?!绷趾P^黨支部書記、業委會主任張優良說。
這樣可喜的變化在日照市很多小區都發生著。去年以來,日照市深入開展紅色物業“提質創優”行動,通過建強組織、下沉資源、精細服務,讓基層治理更有效、群眾生活更美好。
實體支部建進小區
覆蓋有形有效
業主抱怨小區物業服務差,反映的問題沒人解決;物業公司物業費收繳率低,服務居民力不從心……原來,這樣的矛盾在日照市的許多小區屢見不鮮。
如何破解這一困境?日照市推進“支部建在小區”上。封閉管理小區單獨成立黨支部,零散或開放小區成立網格黨支部,下派黨員社區工作者、轉入退休黨員、聚攏居民黨員、吸納物業企業黨員,實現全市居民小區黨組織動態全覆蓋。推動小區黨組織與業委會交叉任職,近九成小區組建業委會,業委會成員中黨員占比達61.2%,引導物業企業認領黨群服務站點建設提升等服務項目396個,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企業常態化“坐在一起”議事,當好居民“主心骨”,引導基層各類組織在基層治理中同心同向。
為讓小區黨支部議事有場所、黨員活動有陣地,實施“支部安家”行動,制定落實社區配套用房規劃建設移交流程,通過老舊小區改造新建、商住小區物業用房合署、村改社區活動場所共用、社區用房騰挪置換等方式,建設集黨員活動室、業委會辦公室、物業服務前臺于一體的小區黨群服務站點980余處,實現常態化開門辦公、為民服務。
力量資源下沉小區
治理共建共享
“沒想到業余時間,還能為小區做貢獻?!鼻貥墙值滥緷{廠生活區小區“輪值負責”黨員潘雷雷是東港區稅務局的機關干部,被推選到小區黨組織擔任兼職委員后,牽頭召開業主懇談會6次,按程序重新選聘質價相符的物業服務企業。忙碌工作之余,在自己家門口做些力所能及的實事,他感覺很有意義。
日照市深化資源力量下沉機制,在“雙報到”工作中創新“雙服務、雙評價”機制,進一步明確機關企事業單位包聯小區、辦好民生實事等5個服務事項,黨員參選業委會、進樓聯戶等5項服務內容,推行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到社區、黨員到居住地小區擔任兼職委員的“輪值負責”制度,深度參與社區、小區事務。
“我們還結合實際,制定正面、負面清單24條,年底由街道社區評價,結果作為單位績效考核、黨員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有效激發了黨員報到服務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笔形M織部組織二科科長潘棟介紹,“我們還會把參與輪值的范圍擴大到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員,匯聚更多力量資源到社區、小區?!?/p>
以“雙報到、雙服務、雙評議”為載體,日照市共有460余個市縣直部門單位聯系服務1016個小區,2.7萬余名在職黨員到居住地社區報到,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1100多支,分崗定責為群眾提供常態化服務,幫基層減負,為治理出力。
精細服務融在小區
幸福進樓入戶
不同的居民小區管理既存在共性的難題,又各有各的“不如意”。在推進紅色物業標準化建設的同時,日照市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綜合考慮小區規模資源、物業管理等因素,劃分商住小區、老舊小區、回遷安置小區等3種主要類型,區分重點群體、弱勢群體、需求群體、普通居民群體等4類人群,社區、小區黨組織主導,制定針對性治理服務措施。
對成熟商住小區,加強黨建引領業委會、物業企業等多方聯動,黨組織主導清查公共收益960萬元,每月開展物業經理“接待日”、業主懇談會等議事協商活動,每季度舉辦公益市集、親情鄰里等特色服務活動,用好“沉睡”資源、保障業主權益、樹立黨組織威信。
老舊小區突出服務補位,采取國企兜底、“業主自治+專業化力量”等方式,抓好物業服務覆蓋,建立健全黨員服務居民“五上門”機制,及時收集解決基礎設施改造提升等民生難題,推動治理從無章向有序轉變。
破解回遷安置小區治理難題時突出睦鄰友好原則,吸納原有村“兩委”成員進入社區、小區黨組織任職,探索“股份經濟合作社+國企+物業企業”共辦服務公司,促進村改社區后集體發展和居民融合,有效提升小區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水平。(本報通訊員 秦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