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建立班子運行“共性+個性”評價指標體系
●采取談話了解、民主測評、實地走訪等方式開展調研
●詳細列出班子問題清單,作為領導班子優化調整的重要參考
本報重慶訊 (通訊員 九組宣)今年以來,重慶市九龍坡區健全區管領導班子調研機制,細分類別設置評價指標,拓展方式開展調研摸底,精準掌握班子運行情況和干部現實表現,推動班子優化運行、整體提升。
根據區管班子實際情況,建立班子運行“共性+個性”評價指標體系。共性指標包括政治能力、工作思路、團結協作、民主決策、落實力執行力等5項。政治能力方面,主要了解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近3年獲得的市級以上綜合性表彰獎勵材料,以及通報、立案、處分等負面清單材料;工作思路方面,主要了解領導班子圍繞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總體思路制定近期、遠期工作計劃情況,“一把手”例會發言情況等;團結協作方面,主要了解領導班子黨政主要領導之間、班子成員之間協調配合推動工作情況;民主決策方面,主要了解領導班子落實民主集中制情況,班子成員在黨委(黨組)會議上充分發表意見情況;落實力執行力方面,主要了解領導班子落實上級和本級黨組織決策部署情況,重點項目、重點任務推進落實情況。個性指標主要針對國資國企、教育系統、醫療衛生系統3個板塊,差異化設置企業經營績效、教學管理質量、醫療服務水平指標。
區委組織部牽頭,抽調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較強的組工干部和紀檢、政法等黨委有關部門干部組成調研組,采取談話了解、民主測評、實地走訪等方式開展調研。采取“一對一談話+座談會”形式,與班子成員深入交流,了解其崗位職責適應、工作思路謀劃、遇到的困難挑戰等情況;與所在單位科室負責人、聘用人員及基層服務對象座談,重點掌握干部在團結協作、擔當作為、廉潔自律等方面的表現。主要圍繞“一把手”領導力、班子凝聚力、區管領導干部實戰力及選人用人滿意度等方面,以A、B、C票形式向班子成員、科室負責人、普通職工分類開展民主測評。建立服務對象、基層群眾意見收集機制,采取“四不兩直”方式到項目建設一線、民生服務窗口、社區陣地平臺,查看了解班子為民服務、信訪穩定、作風評價等情況,通過看現場、查臺賬、聽口碑,客觀評價其履職成效和攻堅能力。此外,收集歷次領導班子調研、年度考核和“一把手”例會、信訪轉辦和“民呼我為”等渠道反饋信息,以及本單位檔案等資料,進行交叉印證,主要對經濟實績、改革攻堅、全面從嚴治黨等方面情況進行查閱,了解單位整體工作推進落實情況。
根據調研掌握的情況,詳細列出班子問題清單,作為領導班子優化調整的重要參考。對各項評價均突出的班子,將黨政主要負責人列為重點關注對象進行跟蹤培養,對班子成員和優秀中層正職在選拔使用、職級晉升上予以傾斜;對存在結構性問題的班子,采取提拔優秀年輕干部、平級交流等方式持續優化班子結構;對抓黨建能力不強、履職能力弱的班子,全覆蓋參加主體班培訓提升,通過轉崗等方式對問題突出班子成員進行調整;對信訪問題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的班子,約談單位主要負責人和有關干部,督促落實反映問題閉環整改,視情況對有關干部啟動調整不適宜擔任現職工作程序。對調研中發現的優秀干部實行清單管理,根據干部特點明確培養方向,結合干部隊伍建設需要適時提拔或進一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