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淄博訊 (通訊員 楊輝)“我們精準識別自理、半失能、失能三類老年群體,配套提供39項個性化項目,整合13個功能服務區,實現基礎服務全覆蓋、特色服務個性化?!苯?,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吉祥社區黨總支書記王萍說。
近些年來,淄川區錨定“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打造“社區兒女”黨建品牌,通過組織引領、多元賦能、共建共享、數智護航,持續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老年居民可感可及的幸福成色。
聚焦城市社區老年群體集聚、需求多元等情況,健全“區—鎮街—社區—小區—樓棟”五級組織體系,實現黨的領導貫通需求摸排、資源整合、服務供給全鏈條。劃分3000余個微網格,統籌887支黨員突擊隊、志愿服務團組,創新“居民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機制,累計辦結老年居民“關鍵小事”1.8萬件。組織黨員志愿者、網格員精準采集健康狀況、照護力量及生活需求。落實全專結合家庭醫生服務,推行“家醫簽約—老年人體檢反饋精準履約”服務模式,持續提升健康管理精細化水平。
堅持街道統籌、社區搭臺、多元聯動,推進“公益+市場”社區養老模式,依托137場睦鄰市集、119支骨干志愿服務隊、13個站點,全面實行“微網格+志愿者”包聯,黨員志愿者、社會組織與養老需求精準對接,累計開展各類服務7500余人次。健全組織聯建、資源聯享、服務聯動機制,59個城市社區全部組建“銀齡導師”隊,常態化開展紅色宣講、矛盾調解、關愛幫扶,累計服務3.5萬小時。般陽路街道組建10余支黨員先鋒服務隊,開展“銀發關愛”活動120場次;將軍路街道頤澤社區成立“愛心聯盟”,為高齡獨居、失能老人提供愛心服務包,年均上門服務3000余次。
統籌建設20處“般陽頤養”民生綜合體,依托本土養老主體、居家養老共享辦公室和“時間銀行”積分機制,豐富日間照料、助餐、醫療等功能。為60歲以上老年人建立專屬健康檔案,分類制定服務清單,實現供需精準對接,推動形成城鄉一體、普惠共享的“15分鐘養老服務圈”。依托區、鎮街、社區三級黨群陣地,建成老年大學分校、教學點68處,培訓2.1萬人次。
持續完善健康服務體系,推動電子健康檔案優化升級,為7.07萬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健康體檢,推動養老服務由“被動響應”邁向“主動守護”。錨定智慧康養賽道,以數據賦能、科技賦智精準破解老年群體急難愁盼,全鏈條構建“居家為基礎、家政物業作補充、醫養康養相融合”的養老服務新格局。淄博和美智慧康養服務有限公司貫通4個鎮(街道)的8個城市社區,實施136項居家養老照護項目,開展助餐、助醫、助行等服務,實現“吃喝玩樂游學養”一站式直達;山東頤養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上線一鍵呼叫終端及毫米波無感睡眠監測設備,構建“云端監測—即時預警—線下響應—閉環服務”守護體系,實現高齡、失能老人全天候精準照護、零距離快速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