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云南省麗江市華坪縣興泉鎮黨群服務中心,村民不到一刻鐘就辦完育兒補貼發放登記;寧蒗縣紅橋鎮遭遇強降雨,“一站救”隊伍6小時搶通3公里受阻道路……一樁樁基層治理難題的高效解決,是麗江市推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六個一”改革的生動縮影。
麗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區交匯處,山區占92.3%,少數民族人口占55.8%。近些年來,針對基層治理碎片化問題突出、應急響應能力弱、協同力量不足等問題,麗江市系統化推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六個一”改革,通過推進基層治理“一網清”、數據共享“一表通”、履責事項“一單明”、服務審批“一窗辦”、綜合執法“一隊管”、應急處突“一站救”,著力破解基層治理“小馬拉大車”難題,以治理現代化繪出“和美麗江”新畫卷。
“一網清”強治理 “一表通”提效能
“新開業民宿需補錄員工信息”“獨居老人需定期探望”……翻開古城區大研街道北門社區黨委書記劉林軍的筆記本,密密麻麻記滿了群眾需求。這些民生小事被一一納入網格,迅速響應、高效辦結。
麗江將全市科學劃分為6963個網格、17482個微網格,選優配強網格長和專職網格員6928名,建立網格黨支部4022個,形成“鄉鎮(街道)黨(工)委—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組織體系。通過“以獎代補”“以案定補”等激勵機制,今年以來,已排查化解2915件風險隱患。
同時,上線“一表通數字平臺”,基層報表從8610張壓減至278張,自動填表、一鍵匯總等功能,讓黨員干部從重復填報中解放出來。組織部門統籌協調,成立數據賦能基層治理暨“云表通”工作專班,整合政法、數據局、社會工作、政務服務等部門資源,破除工作壁壘。按照“人、房、企、事、物”5個重點目標對象,通過回流、歸集、共享等途徑,整理入庫人口數據122.8萬條、房屋數據37.1萬條、企業數據21.57萬條,持續加強基層全量數據采集歸集和動態更新,實現數據“一次采集、多方共用”。
“一單明”促規范 “一窗辦”優服務
走進玉龍縣黃山街道白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居民張哲剛剛辦完電表安裝業務:“一進門就有人接待,一會兒就辦好了,真方便!”
“一窗辦”改革全面推行“一門集成、一窗受理、一章審批、一網通辦”,實行“前臺綜合收件、后臺專業審批、統一窗口發證”模式,嚴格執行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制度。電子政務外網覆蓋所有村(社區),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全面公開,專用章整合審批環節,實現“減環節、減材料、減跑動、減時限”,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辦好身邊事。
聚焦基層“該干什么、能干什么”,麗江市縣鄉三級聯動,系統梳理鄉鎮(街道)工作事項,編制履職清單,將平均事項從2147項壓減至377項。鄉鎮(街道)立足自身定位,結合資源優勢,精準提煉個性事項融入清單。建立崗位責任清單,推動黨員干部照單履職、精準盡責。
“一隊管”夯基礎 “一站救”保平安
8月22日20時許,寧蒗縣翠玉鄉接到汛情預警后,“一站救”應急救援隊伍迅速響應,10分鐘內完成集結,30分鐘抵達現場。隊員們通過無人機航拍和現場勘查,發現某村民房屋上游沖溝積水嚴重,存在山洪暴發高風險。救援隊伍立即啟動轉移方案,及時排除險情。這次成功搶險是麗江市“一站救”應急隊伍在基層發揮作用的生動體現。
針對基層執法“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難題,麗江市推行“機構整合+標準重塑+能力躍升”的綜合執法改革。每個鄉鎮(街道)統一組建不少于5人的執法隊,執法服裝、辦公設備、辦公場所均按規范化建設要求配備。以“清單明責—明晰程序—數字賦能—陽光監督”四維改革為抓手,推動基層執法從“粗放管理”向“精準治理”轉型升級。加強政策法規培訓和實戰作訓,讓執法人員從“??啤毕颉叭啤鞭D變。完善審核、評查、協作、評價、調整五項機制,強化審核評查和執法協作,實現從“單打獨斗”到“協同作戰”的轉變。
應急響應機制同樣實現突破。麗江市通過實行人員、資金、物資、場所、職責“五整合”,指揮、管理、訓練、值守“四統一”,進退、培育、考核機制“三健全”的“543”工作法,整合撲火隊、基干民兵、氣象防雹員等力量,各鄉鎮(街道)組建“一站救”綜合應急救援隊,做到“平時服務、急時應急、戰時應戰”。規范建設應急物資儲備點,強化區域資源協同,實現從“分散儲備”到“立體保障”的升級。今年汛期,全市依托“一站救”隊伍處置險情137起,安全轉移群眾2008人,牢牢守住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底線。(本報通訊員 莫建華 和夢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