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mmmmm"><tt id="mmmmm"></tt></li>
<li id="mmmmm"><tt id="mmmmm"></tt></li>
<li id="mmmmm"></li>
<tt id="mmmmm"><table id="mmmmm"></table></tt>
  • <li id="mmmmm"></li>
  • <li id="mmmmm"><tt id="mmmmm"></tt></li>
    <li id="mmmmm"><table id="mmmmm"></table></li>
    <li id="mmmmm"></li>
  •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頻道|黨建數據庫
    首頁 > 正文

    浙江玉環以“三走進三同步”考察干部政績觀

    破虛功辨真績


    發布時間:2025年10月17日 11:17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新聞網

    三走進:走進一線看實績、走進現場察擔當、走進群眾聽民意

    三同步:領導干部政績觀考察與經濟運行同步診斷、與重點工作同步評估、與個體成長同步解析

    “招商領域看‘項目轉化率’、工業領域看‘畝均效益’……這些數據曲線可以系統呈現干部實績?!苯?,在浙江玉環市城市大腦,市聯席辦工作人員林伊麗正向組織部門考察組介紹三季度各領域考核指標情況。巨大的電子屏上,“玉智督”綜合考核重點任務監督平臺滾動顯示著相關指標。

    “干部行不行,線下以實績打分,線上用數據說話”,如今成了玉環領導干部政績觀考察的新常態。

    今年以來,為有效防治部分干部存在的“重紙面輕實效、重顯績輕潛績、重短期輕長遠”等政績觀偏差問題,玉環市探索實施“三走進三同步”工作法,通過走進工作一線、急難現場和廣大群眾間,將領導干部政績觀考察與經濟運行同步診斷、與重點工作同步評估、與個體成長同步分析,構建起“察實情、辨真績、樹導向”的全鏈條機制,推動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把心思用在干實事上、把功夫下到求實效上。

    下沉考察

    直奔身邊盯表現

    “考準干部政績觀,首先要打破‘會議室聽匯報、辦公室看材料’的慣性,讓考察鏡頭對準一線、聚焦群眾?!庇癍h市委組織部干部一科科長張帆介紹,“三走進”動態考察,旨在引導干部摒棄“虛功”、真抓實干。

    走進一線看實績。圍繞干部年度干事清單、月度履職交付情況,聚焦現代產業、綜合交通、城市更新等領域,以“四不兩直”方式直奔干部所在的工作一線,對照“指標爭先、項目攻堅、改革突破”等硬任務,逐一核對計劃進度與實際成效,堅決防止“數字政績”“虛假政績”。今年以來,已對項目投資、成片拆改等9個領域和4個鄉鎮的105名領導干部開展對賬考察,現場核驗履職清單630余項,發現并督促整改“進度滯后、成效不實”問題11個。

    走進現場察擔當。在“特別場景”中檢驗干部是否敢于擔難擔重,讓政績觀考察既有“溫度”更有“硬度”。建立組織部門列席單位黨委(黨組)會議機制,從政策貫徹落實、“三重一大”制度執行等議題中,近距離檢驗干部政績觀;推行急難險重工作專項考察制度,深入重大項目攻堅、防汛抗臺等現場,觀察干部是否主動沖鋒在前;定期開展“實踐破難挑戰賽”“實踐真知上講臺”等活動,現場聽思路、看實招,檢驗干部綜合能力。今年以來,已開展現場考察調研活動15場次,發現擔當作為、實績突出的干部17人。

    走進群眾聽民意。實行組織部部務會成員包聯單位機制,對全市82家單位實行編組管理,明確每年不少于三分之一時間用于一線走訪了解干部,將“群眾滿不滿意”作為政績觀考察的重要標尺。推行“上級評價+同級互評+下級評議+群眾測評”,特別引入服務對象反向評價,從“家門口的實事”“企業的急難愁盼”中,檢驗干部是否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政績理念。目前,已實現全市512名領導干部“口碑追溯”全覆蓋,并完成2輪更新,形成涵蓋政績觀在內的評價內容1520余條。

    系統研判

    長遠眼光樹牢靠

    政績有“顯”有“潛”,不能只看“眼前賬”,更要算“長遠賬”。玉環市通過“三同步”系統研判,讓領導干部政績觀評價更科學、更精準,有力引導干部“謀長遠、顧大局”。

    與經濟運行同步診斷,避免短視政績。建立“玉智督”綜合考核重點任務監督平臺,打通與發改、統計、財政等經濟部門的常態化信息共享渠道,將GDP增速、固定資產投資、畝均效益等12項核心經濟指標納入領導干部政績觀考察評價體系。設置招商干部“項目轉化達產率”、工業干部“畝均效益提升值”等相關性、差異化評價標準,讓干部政績與區域高質量發展深度綁定,不搞“一刀切”評價。今年以來,通過數據聯動分析,發現經濟運行中“重數量輕質量”“重增速輕效益”等問題5個,約談干部13人,及時引導其跳出“短期政績”思維。

    與重點工作同步評估,糾偏分散政績。將政績觀評價嵌入重大任務推進全流程,建立“中心工作定向考察觸發機制”,組織部門常態化列席市級專題研究會、專班攻堅調度會,及時掌握任務進度異常等情況,針對性深入項目一線開展定向考察,梳理“任務推進—干部擔當”因果鏈,精準識別“推諉扯皮”“不顧大局”等問題,既壓實責任,也讓干部明白“政績要向中心任務聚焦”。今年以來,已對7家“重點任務推進不力”的單位班子開展專項研判,推動干部把精力集中到“干大事、成大事”上。

    與個體成長同步解析,剔除光環政績。依托領導班子分工文件,事先鎖定干部職責范圍,再對比同一任務中不同干部的貢獻差異,考準個體關鍵貢獻度,并注重區分外部資源加持與個體真實能力體現,避免“平臺光環”對評價結果的干擾,精準識別干部成長速度與潛力空間,實現既見森林、亦見樹木的科學考評。既不把單位的好成績算成個人的政績,也不把集體的功勞歸為單個的能力。今年以來,已有28名優秀干部在政績觀考察中脫穎而出,讓“靠真本事、憑真政績”成為干部共識。

    獎懲賦能

    提振干事精氣神

    “充分用好考評結果,能有效激發干部踐行正確政績觀的內生動力?!庇癍h市城市更新與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蔣偉深有感觸。自今年3月啟動第三輪城市有機更新環東等區塊以來,各區塊攻堅組聚力開展房屋征遷、項目建設等工作,一大批干部在政績觀考察中脫穎而出,32人獲得提拔或晉升職級,進一步激發了干部工作積極性,持續跑出城市有機更新“加速度”。

    能上能下明導向,讓有實績者有位。建立干部人事“季度微調”機制,依據日??疾靹澏ā皩嵖兿笙蕖?。對長期處于“高貢獻區”、踐行正確政績觀的干部,大膽提拔、優先使用;對在“低效區”、存在政績觀偏差的干部,及時調整崗位,盡可能降低對事業發展的影響。今年以來,提拔優秀年輕干部19名,對7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干部落實“下”的處理。

    一事一獎強激勵,讓真干事者暖心。打破年度考核獎勵長周期限制,出臺一事一獎及時獎勵辦法,簡化跨部門溝通流程,將“申報—審核—審批—兌現”全流程壓縮至1個月內,讓干部“干成一件事、及時受表彰”。目前已對2個集體及6名干部給予記功、嘉獎等及時獎勵,近期收集2批次37家單位及時獎勵申報69項。

    一人一策補短板,讓想干事者成才。針對干部在政績觀、能力上的短板,量身定制賦能方案。對處理復雜問題能力弱的年輕干部,設6個月履職輔導期,通過“結對幫帶+壓擔歷練”加速成長;對專業能力不足的干部,采取專題研修等方式定向補強,選派到對口的重點工程歷練;對干事動力不足的干部,安排到扶工助企、成片拆改等“壓力崗”攻堅,重新點燃干事熱情。今年以來,已對6名干部落實一人一策,幫助他們校正政績觀、提升干事能力,推動更多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本報通訊員 玉組軒)

    日本道二区免费v一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