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山東省濰坊市安丘市深入實施農村“基層基礎鞏固提升行動”,推動資源要素下沉,破解難點堵點問題,強化組織筑基賦能,不斷夯實黨建引領農村基層治理基礎。
資源統籌、要素下沉,筑牢協同推進的保障基石。成立由市委書記掛帥、5名縣級干部任副組長的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和《工作指導手冊》,為工作具體開展指明方向、提供遵循。建立幫扶指導機制,整合紀委監委、組織、政法等15個部門單位60余名業務骨干,成立聯合幫扶工作組,每月全覆蓋赴鎮街指導一次,協助研判分析問題,凝聚工作合力。創新舉辦年輕干部“1+6+N”集訓營,選派32名“95后”科級以下干部,以資金、項目、技術賦能方式,參與整治強基村、化解信訪案件等“N”項重點任務,累計帶動40余萬元資金、3個優質項目、7項實用技術直達基層一線,有效解決民生和發展問題23個。
破解難點、疏通堵點,織密提升基礎的治理防線。全面開展摸底調研,由常委部長帶隊、部門鎮街聯動,開展縣鎮村“三級聯動”調研,訪談機關干部、企業家、村干部,教方法壓擔子、摸底數找短板。開展重點村集中包靠攻堅,成立21個由組工干部、鎮街黨務干部、興村治社好書記組成的包靠攻堅小組,集中包靠整治40個重點村,一村一策、結對共建,集中力量抓項目、干實事、解難題。開展歷史遺留問題化解,重點圍繞組織建設、產業發展、后備力量、集體經濟等10個方面突出問題,建立臺賬,化解銷號,目前,已化解7個多年未發展黨員村、破解46個村缺職掛職問題。針對農村“三資”管理問題,選派99名熟悉基層工作、責任心強、作風正派的律師,擔任“一村一法律顧問”,統籌用好黨建辦、經管站、農村社區等人員力量,依據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進行認定、處理。
組織筑基、產業賦能,激活推動發展的源頭活水。創新實施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培育儲備“531”工程,按照難點、重點、離職等5種村莊類型,“一村一策”逐村研判班子結構,選拔185名村級后備干部到農村社區掛職鍛煉,提升服務群眾能力。制定《農村社區黨委書記管理使用若干措施》,規范農村社區書記隊伍管理;評選10名“實干先鋒社區書記”,樹立起“實干者受尊崇”的鮮明選人用人導向。實施“黨建引領、生態共富”工程,瞄準全域生態農業方向,通過流轉閑置土地、興辦家庭農場等方式,著力打造“一鎮一產業”特色矩陣,推動石堆鎮草莓種植、大盛鎮“蘆筍+金蟬”、金冢子鎮豆丹種養等特色品牌全面打響。目前,全市已建成特色產業村150余個,帶動村均集體增收4萬元,實現集體與農戶“雙增收”。
(供稿:山東省安丘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