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培訓是‘一鍋煮’,現在是‘小灶炒菜’,滋味對口,營養更均衡!”在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丁集鎮“黃瓜產業鏈黨委人才大講堂”上,黨員種植大戶楊炳坤難掩心中的激動,“在黃瓜大棚里邊干邊學,專家講得明白,我們學得透徹!”
近年來,淮安市淮陰區不斷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模式,將田間地頭變身“流動課堂”,讓農家小院升起“信仰炊煙”,在產業園區涌動“紅色動能”,持續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蓬勃動力。
淮安市淮陰區打破“一刀切”傳統培訓模式,精心構建“區級示范—鎮街(部門)重點—支部兜底”三級聯動體系,推出“課程超市”自主選學,開設6大類72門精品課程,黨員按需“點單”,實現黨員教育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型升級?!盎翠h知行講堂”作為區級示范的品牌項目,成功舉辦16期,已成為全區黨員教育的“旗艦平臺”;各鎮街(部門)開展的120余次重點培訓,則成為精準輸送的“專業管道”;基層黨支部常態化學習構建了覆蓋全面的“毛細血管”。
淮安市淮陰區依托“黨小組之家”“產業鏈黨委”等小微陣地,聚焦黃瓜、冰草、碧根果等特色產業,按“一產一課”開發標準化實踐課程,推行現場示范、實操演練等教學模式,打造“專家駐點指導、能人一線傳技”的育才閉環?!敖衲暌詠?,全區共推動簽訂‘師徒傳技’協議100余份,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680余人,針對性破解黃瓜霜霉病防治、碧根果?;ū9燃夹g難題60余項?!被搓巺^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李鵬飛介紹。
為了堅決破除“學用兩張皮”,淮安市淮陰區深化“學用融合、干訓一體”培訓機制,持續開展“紅網連心”“紅鏈助企”等特色行動,組織3576名區直機關黨員赴社區報到,組織供需對接、送學進企等活動60余場,協調解決老舊小區停車難、道路維修等民生問題1500余個,“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日益突顯。(江蘇先鋒網)